close
戰亂的年代留在老一輩的記憶裡,有傷痕也有苦痛,然而對於小學生來說實在很難理解,以花蓮縣的復興國小來說,它就位於大陳社區,前身就叫做大陳分校,可是孩子們對大陳歷史卻很陌生,藉由行動研究,他們逐漸打開老人家心房,紀錄感人的故事。

復興國小日前參加花蓮縣103年本土使命式學習活動競賽,以「一步動人的歷史書,走過一甲子的大陳新村」為主題,獲得「特優獎」的最佳殊榮,讓復興國小的參賽師生相當雀躍,要將得獎的喜悅跟所有的師生與大陳子弟分享。

參加此項競賽的指導老師許雅玲表示,「大陳社區」是復興國小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,復興國小的前身就是大陳分校,校園也設置在社區內,學生有不少人來自「大陳社區」,但是問起孩子們對大陳的歷史卻說不出來,剛好去年以榮家為主題時瞭解一江山之役時,孩子們討論下次主題從我們的社區出發,就這樣展開一連串的訪問與踏查。

由於孩子們已經有去年參賽的經驗,因此這次的研究方向及脈絡就交由學生自己決定,老師的角色就只單純提供諮詢問與適時的提醒。孩子們從對大陳的歷史完全不了解,到現在瞭若指掌背後的付出,我們都看到孩子的收穫和進步!

校長陳俊仁分享復興的孩子在行動研究中逐漸變成大陳的小村民,他們知道當初為什麼會將大陳島居民撤退到台灣的歷史、大陳居民到台灣為什麼會分要靠近港口的區域居住、他們的信仰以阮弼真君為主神、大陳美食的特色,以及大陳故事館對於大陳人的意義,唯有深入地踏查體會第一代大陳人的心酸史,唯有以真誠的心進行訪談,才有機會會聽到爺爺奶奶們的往事,學生黃紹安、洪郁禎、陳詠琪、劉思予、葉庭瑜說過程中很感動也很有收穫。

陳俊仁校長說大陳人默默度過59年,在花蓮市公所努力下才舉辦一甲子的慶祝活動,也在復興的師生不斷訪查,慢慢將他們的故事寫出來,記得蔣景龍先生說:『他最難過的是感覺到好像是被遺忘的一群人』,如今有了大陳故事館的興建,有了市公所的慶祝一甲子活動,有了復興國小的網路使命式研究,大陳漸漸被發現,走出自己的特色與自信,這是我們研究到現在最驕傲的一件事。

校長陳俊仁表示,孩子們這次參賽的收穫不只是知道大陳故事的可貴,也學到大陳人面對惡劣環境不屈不饒的精神,經由連結大陳社區的濃郁情感,將這些豐富的歷程與心得,要分享給復興的師生,進而擔任大陳社區的小小解說員,為大陳社區的發展盡一份心力。這些孩子每天利用空餘時間蒐集與繕打資料,還製作微電影推銷大陳年糕,雖然這就是使命式行動家的最終精神,但是孩子們的學習態度真是棒極了!

其他推薦新聞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行動研究走出課堂學子認識大陳文化戰亂年代-071142090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dr65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