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19日電)上網世代,看過「未央歌」的人,不多吧!這部作品以抗戰時昆明西南聯大為背景,描寫學生生活、感情和理想的故事,曾風靡大學校園。作者鹿橋分享大學生活那段浪漫純真的年代。

鹿橋本名吳納孫,以「未央歌」馳譽文壇40年,2002年3日19日病逝美國,享壽84歲,他一生都以年輕的心關心年輕人。

「未央歌」是鹿橋在1945年完成的作品,當時他才26歲。結果此書拖了14年,到1959年才在香港付梓。台灣則是到1967年才由商務印書館發行,但立刻風靡大學校園,莘莘學子爭相購閱,一度坊間還出現盜版。接近半世紀以來,「未央歌」早已突破50刷,總計售出逾50萬本。在當時是新文學的代表作品之一。

畢業於西南聯大,鹿橋「未央歌」以抗戰時代雲南昆明西南聯大為背景,描寫了年輕大學生的生活、感情和理想的故事。書中人物個性鮮活,情節感人,風格清新、活潑,情調自信樂觀。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真摯情感,譜成了一個真、善、美的永恆篇章。

不以重大的題材,不以曲折的情節來吸引讀者,而是以樂觀的情調和親和的哲理來感染讀者,是「未央歌」重要的藝術成就,也是它的鮮明特色。

音樂製作人黃舒駿1960年代是創作歌手,一度還將「未央歌」改編成流行音樂演唱,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。

鹿橋的作品不多,可是「未央歌」、「人子」和「懺情集」卻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。鹿橋對年輕人的關懷不因年老而褪色,他和妻子在美國定居生活、任教,偶爾回台灣參與文學活動。他曾勉勵台灣大學生能多在學術修養上下功夫,並感嘆台灣報紙的副刊越來越少。

鹿橋從不失當年大學生那般浪漫和對理想的堅持。當年「人間四月天」電視劇在台灣造成轟動,公視打鐵趁熱,想把鹿橋的「未央歌」搬上電視。商務印書館得知,立刻與鹿橋聯繫,但鹿橋卻有所堅持,他表示「未央歌」是描寫30年代,年輕人的純真友情及無瑕的青春;文字的魅力唯美浪漫,令人心嚮往之,他擔心鏡頭拍不出那種氛圍,因此,拒絕公視的好意。

另外,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,對「未央歌」也充滿興趣,多家出版社不斷與鹿橋聯繫,特別是西南聯大,極力爭取此書的版權,但是倔強的鹿橋卻始終未點頭,主要是他不同意將這本他心愛的書改成簡體字。

鹿橋認為「傳」是中國人最高理想,中國人歷來最傲人的不是宗教、法律,而是文化,但是現代人卻不重視它。從這裡不難理解,鹿橋為何拒絕將「未央歌」交由中國大陸出版。1040319


本文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鹿橋未央歌-傳誦大學純真浪漫年代-020210167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dr65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