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(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9日電)教育部長吳思華去年8月上任,面對爭議難解的基北區免試爭議,看似在104年度棄守,實則將戰場延伸至105年度,以「恢復特招」和「取消量尺」二招,解開僵局。

103年十二年國教首度上路,入學制度備受各界批評,104年度的調整又不順利。尤其教育部在國中教育會考「等級」和「標示」外,又增加「量尺」工具,基北區卻違反「比無可比」才用量尺的規範,超額比序跳過標示,等級後直接比量尺,衍生中央、地方的衝突。

經過多次協商,在台北市長柯文哲、新北市長朱立倫堅持原方案下,教育部決定站在讓分發順暢進行的立場,讓基北區104年度按原規劃使用量尺,此舉被輿論解讀為教育部「棄守」。

然而,吳思華卻將眼光放在105年度,本月28日、29日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上,接連拋出「恢復特招」和「取消兩尺」2項重大政策方向。

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李榮富表示,當初教育部設計出「半屏山量尺」,目的是解決前段分發塞車。沒想到基北區公布的方案,跳過標示直接比量尺,反而又製造新的問題,後段分發也出現混亂。

李榮富認為,「取消量尺」是必然的發展過程,教育部當初太天真,想用教育辦法解決基北區狀況,沒想到碰到的是一個政治問題。

李榮富表示,不管政策要如何調整,應把105年當作變動的最後一次,讓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穩定下來。希望台北市長柯文哲和教育部長吳思華,都要有這樣的覺悟,儘快將105年定案,讓學生、家長安心。

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,104年檢討時程太趕,原本要解決問題的量尺,最後卻反而違背了十二年國教的基本精神。

吳福濱指出,「取消量尺」必須跟「恢復特招」同步進行,104年基北區明星高中都退出特招考試,全部都擠到免試入學,讓免試變得很複雜。105年應該回到特招管道,加上學生數減少,問題自然就會減輕許多。

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則認為,105年又貿然改變制度,會造成學生、家長的緊張和恐慌。尤其現在看不太到配套措施,「部長拋出這些方向,不是解決問題,而是製造問題。」

不過王立昇也同意,量尺是在特招管道不暢通的狀況下,設計出的權宜方式,未來應逐步改進,健全特招制度,讓各種能力傾向的學生,都有適合的管道進入高中職。不過他認為政策應「自然發展」,現階段直接宣布取消量尺,有些操之過及,易使民眾恐慌。1040129

 

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發表留言